最近“躺平”这词非常火,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共鸣,似乎是“内卷”热词之后的又一新词,也是人们对“内卷”所做出的应对之策或者无奈选择。 “躺平”来源于“躺平学大师”骆华忠所发布的篇名为《躺平即正义》的帖子。在帖子中,他分享两年来的“躺平”生活:不上班、低消费、家里蹲。“躺平是我的智者运动。只有躺平,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其月均消费压缩在200元左右,日常的生活状态就是游泳、打游戏、旅游等,没钱了就去附近的横店当群众演员,可以扮演死尸,所以其工作状态也是一种“躺平”。看到“得到”APP中的栏目《邵恒头条》的一篇文章,题为“‘让人不动’是怎么成为一门大生意的”,其中讲述了冥想软件Calm的发展历程,与“躺平”概念一起分析,可以给人以启发。大家可能有所了解,健身社交软件Keep拿下了“新品牌成交榜”的冠军。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围绕着“怎么让每个在家的人动起来”。不过,如果反其道行之,也会有商机。美国有一家做得很成功的新兴企业叫Calm。Calm最初做的是手机App,主要功能就是带用户进行放松和冥想。Calm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去年疫情期间下载量暴增三分之一,目前用户超过1亿人,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冥想类App,估值高达20亿美元。该APP吸引了两类重要群体。第一类群体,是创业者。硅谷作为创业中心,云集了大批的创业者、工程师、程序员、投资人,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特别需要解压的方法,于是,这些人成了Calm的第一批忠实用户。Calm吸引的第二个重要群体是千禧一代,他们对健康的生活方式很感兴趣,所以也成了Calm的拥趸。拿下了这两类用户之后,Calm终于有了把“什么都不做”打造成一门大生意的基础。随着事业做大,Calm很快又把触角伸向了一个现代人的另一个痛点:失眠。Calm推出了一系列助眠音乐和有声读物,其中最受欢迎的产品叫《伴你入眠》(Dream With Me):他们请到了一位大明星来朗读睡前故事。这位大明星是英国知名男子演唱组合One Direction成员、演员哈里·斯泰尔斯(Harry Styles)。在轻柔的音乐中,斯泰尔斯用低沉有磁性的嗓音,为用户朗读睡前故事。这个产品去年7月发布后立刻成了爆款,当时流量太大,还导致Calm的服务器一度崩溃。 除了开拓新业务,Calm还在横向扩张商业帝国的版图,推出了拼图、冥想垫、毯子等一系列周边产品,而且价格不菲。与此同时,Calm还在拍电影。Calm下一步有一个更宏大的计划:买下一座岛,打造一座主题乐园。这个乐园和迪士尼乐园不一样,其主要的目的是让人彻底放松。据说,上岛的人将完全关闭电源,健康饮食、做瑜伽和冥想,听放松的音乐,听海浪轻柔地拍打着沙滩。用Calm创始人史密斯的话来说,这将是“‘平静’的最终实现形式”。冥想的吸引力并不在于“什么都不做”,而在于通过“什么都不做”来实现自我精进,把放松转化成更清晰的思考、更旺盛的精力和更高效的工作。换句话说,“什么都不做”是为“什么都做得更好”服务的——这是冥想对于现代忙碌者的更深层的吸引力。看到这里,笔者突然有一个念头,是不是可以创建类似于Calm的邮轮产品,让人们能够在这样的邮轮上,通过健康饮食、做瑜伽和冥想,来达到短暂的身心放松,从而能够有更大的精力回身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这样的邮轮,让人能够心安理得地暂时“躺平”,通过几天的身心修养,或者也可以叫禅修,让人能够找到自我,让人们能够从“忙”的状态中暂时抽离。大家知道,现代大众型邮轮,往往以最新、最大的邮轮来吸引消费者,并在船上用目不暇接的炫酷服务让船上的人能够尽情玩乐。其产品的核心就一个字——“嗨”。这是一种更能够吸引年轻人群体的产品。对于中老年人,偶尔来一次这样的炫酷体验也不错,但更符合他们胃口的产品应该是“静”。以Calm的方式打造“静邮轮”,专为这部分人服务,说不定会成为市场中的一个特别品牌。新绎七修酒店所发掘的“七修”文化,其实就是把“静”通过七个具有仪式感的活动拆解开来,从而让人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感官体验实现内心的平静。禅修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姿势,行、住、坐、卧之中都可以用作禅修。坐姿是最主要的禅修姿势,但是若坐禅太久或遇到较大的昏沉,应当转换姿势来消除疲劳,从而继续禅修。在身体十分疲劳而内心又想禅修时,可让身体躺卧下来,保持正念来做卧式禅修。这样,禅修就跟“躺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契合。在中国的邮轮市场,一眼看去,国际大型邮轮公司已经占据了较好的生态位,似乎没有本土品牌的立足之地。但是,如果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市场,用不同的切入点进入这个市场,就可能发现新的定位可能,进而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接纳用户的“躺平”需求,创造产品满足用户的“躺平”诉求。在他们的“躺平”中赚钱,也可能是一个新的路径。所以,“静邮轮”所要表达的“躺平”,不是“葛优躺”,而是下图这种“躺平”的状态。 暂时的“放空”“放松”和“放下”,应该是“静邮轮”的价值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