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闪崩。今年一月份的文章明确提示过政经任务完成的抱团股要远离,也明码了中国中免,作为疫情对旅游业影响的疏困标的,随着旅游的开放国家疏困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A股是任务驱动消耗型市场,去年来又是以公募基金扎堆为驱动力拉升,任务结束后股价估值都在高位,面临基民的巨大赎回,筹码无以为继后续必然面临崩盘。不能总以“核心资产”名义去跟美股比较,美股是投资型市场,公司可以赚全世界的钱,因此每次各种原因导致的“估值杀”之后总能起来。 前面文章有谈到美债收益率对美股影响时,结论是短暂情绪影响后市继续新高,这不美股又历史新高了。这还是美股上涨的归因问题,大多数人把美股上涨归因为放水,逻辑简单粗暴但有失偏颇。
比如:2010年到2015年12月,美联储一直保持非常低利率水平,同期标普500指数1200点上涨到2000点,标普500市盈率从20.7上涨到23.7;2016年到2019年7月,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从0.2%提升到2.4%,同期标普500指数从2000上升到3000,标普500市盈率从23.7小幅下降到22.3,但期间美股仍然大幅上涨。2019年7月以后,美联储再次降低联邦利率,标普500指数和标普500市盈率再次大幅攀升。美股大幅上涨背后归结为基本面驱动大多可以成立,多大程度上归为泡沫却难以判定。再看看A股的PE。
这20个股票,低于历史均值(50%以下)以下的,只有立讯精密、中国平安。立讯就算只处在10.3%,但估值依然在34。我们拿医药来说,迈瑞医疗、药明康德、恒瑞医药,跟美股同为医疗健康的辉瑞、礼来、强生、默沙东、诺华等等,估值差异多大?
茅台五粮液50多PE,宁德时代中国中免100多,迈瑞医疗、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少的60pe,多的100pe
海天金龙鱼等80~100PE。去看美股,苹果、微软,可乐、宝洁、FB、百事、礼来、强生、辉瑞等等多少PE? 非周期股,60+pe的基本上可以不用看了。甚至40以上,都很难。我们现在a股的估值中枢,其实跟7-8年前,甚至更早以前,都大大下降了。100以上,就是搏傻,终究你会发现,你就是那个小丑。
任务驱动结束的中国中免高估值又面临疫情控制旅游恢复的同行竞争,建议远离,不是什么免税牌照的原因,否则就不会跌了。 顺丰控股能参与吗?看股东人数,已经从低点的5.4万,变成了原来的3倍还多。变成了2月底的16.52万户。单看这个后期也不能参与。 这几天顺丰老板出来解释业绩亏损原因是:投了机场等大项目,一次性费用支出过大,而又恰逢春节旺季,人员工资等成本也高。
而如果仔细阅读顺丰的年报,其净利率也是下滑较多,根本无法用战略性亏损等原因来解释。而从顺丰的单价来看一直在下跌。
在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里,公司单价得不到提升,利润率也无法提升,这是好风口嘛?
再看看行业的竞争压力:德邦物流抢大件的生意,京东物流抢中高端生意,拼多多抢低端客户。高端市场上,客户对价格并没有那么敏感,而是对服务质量更敏感,但京东有仓储备货优势,在关键时候还更好使点。 我觉得现在快递行业,像极了零售行业,泛滥的资本,极低的门槛,天量的需求,总是有聪明人裹挟资本来攻城略地。想要规模就得降价格,想要利润就得抓管理,而所谓抓管理对于人工密集的行业无非就是对体力劳动者进行压榨。
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以快著称的顺丰件已经经常性迟到了。大部分快递小哥早就不满了,待遇不佳相比以前不涨反降,各种压力考核太大,活越干越多、归属感越来越差,谁给你拼死拼活当兄弟?
快递行业是典型的增量不增(单)价。顺丰这次2021Q1的亏损,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你我都知道的皇帝新衣公开化了。如果没有外力(政府)的介入,这个行业的竞争,恐怕远远没有停止。非常有意思的是,韵达在2019年采取的新的计算单件的方式,导致2019年1月的单件价格环比(2018年12月)翻倍,从1.74元/件飙升到2019年1月的3.56元/件,名义上上涨了100%+。但是,2021年2月,单票价格已经回落到2.16元/件,降幅达40%。竞争的残酷太惨烈了。
顺丰这种模式,可能很麻烦了,不会死,但是,逻辑可能变了。国外的DHL,联邦快递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伴随着母国经济的国际化,它可以做国际化,因此,它可以买很多飞机。国外的监管政策,国内守法程度,都跟国内完全不同。顺丰去买飞机,机场等等,都是让自己效率变低,成本增加。空运,要么货值高,要么失效高,否则,通常很少走空运。货运空运如果统计,恐怕国际空运更多,而国内贸易较少。而且,随着国内客运发展,也可以占有一部分的货运,这个也是争夺。独立物流运输,这个行业,在中国的确非常难做。
抄底顺丰的,不出意外,要么被血崩的大雪给埋死,要不然,要等待相当长的救援时间。一句话,不值得让我们配上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