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CDF2023 专访|曾和松:同心共济,与时偕行,持续搭建务实创新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 1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8月4-6日,“第16届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将于湖北武汉隆重举办。会议召开前夕,严道医声网特别邀请到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曾和松教授围绕本次大会的亮点内容展开介绍。


曾和松教授


严道医声网:第16届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召开在即。作为大会主席,首先能否请您围绕专家阵容、内容设置及办会形式详细介绍一下今年论坛值得关注的内容?


曾和松教授:

本届大会是我们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在疫情后首次全线下举办,我们终于能再次相聚武汉,我相信这对于各位参会嘉宾而言是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三年之约”。大会设置了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主动脉综合征、电生理等16个主题论坛,邀请到了国内外40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将围绕心血管技术的最新进展、心血管诊疗的最新发现、心血管基础的最新研究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一如既往地为来自五湖四海的参会嘉宾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带来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规范指导。


严道医声网:从当前心血管领域最新学术发展和热点出发,结合“创新、开放、共享”的办会理念,今年大会将重点呈现哪些新技术或新进展?


曾和松教授:

当前,心血管领域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推动学科发展不断迈向新高度,本次大会也特设结构性心脏病论坛,邀请国内众多结构领域资深专家,共同探讨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钳夹、三尖瓣修复、肺动脉瓣修复等瓣膜介入手术的最新进展。同时,我们时刻铭记作为华中地区教学医院的责任和义务,在筹办本次会议时,除了免除基层参会代表的注册费等费用,还特意邀请了马长生教授等多位一直关心基层医疗单位建设的专家,为基层参会代表们带来最新的理念和学术知识。

通过引领创新,利用大会平台开放知识获取,最终实现各层级医务人员对最新知识的共享这就是对“创新、开放、共享”理念的最好诠释,我们期待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为各位嘉宾带来不一样的参会体验和满满的收获。


严道医声网:主动脉夹层精准治疗一直是心血管病领域的一项挑战,大会届时也将围绕此话题展开讨论。在突破这一难题方面,您带领团队开展了哪些工作?


曾和松教授:

众所周知,主动脉夹层因极高的死亡率,一直是心血管疾病领域一个“重点关注对象”,我带领团队也致力于从基础到临床解决这一难题,从多个层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诸多进展。韩雅玲院士牵头,与我一起共同编写了《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策略中国专家共识》,并刊发在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共识》针对临床处理主动脉夹层的难点与痛点,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及专家组讨论后最终定稿,因此可以说是来源于临床、脱胎于临床,具有很强的临床实操性,发表后也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此外,我们团队正在开展一项有关主动脉夹层手术时机选择与预后的临床试验,期待在试验结束后可以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成果。同时,我们科室的基础研究团队基于生物样本库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队列样本,发现了若干个对于夹层的发病风险以及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我们希望能将这些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转化,从而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处理主动脉夹层这一棘手的疾病。


严道医声网:能否请您谈谈目前在冠脉介入临床诊疗中,有哪些重点关注的话题或存在的挑战?今年大会围绕此方面展现了哪些内容?


曾和松教授:

冠脉介入是我们心血管医生的基本功之一,也是一个发展历史相对悠久,却依然充满生命力和创新力的领域,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索挖掘的话题。本次大会邀请了近50名冠脉介入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探讨复杂冠脉介入手术、多支病变、CTO等经典诊疗话题,也涉及了腔内影像学、冠脉功能学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在介入手术中的指导意义。

此外,创新技术不断涌现,都让冠脉介入这棵“老树”不断开出“新花”,如冠脉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应用,通过5G技术实现远程冠脉介入手术,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冠脉介入风险评估等,这些创新突破都将更好地助力术者保障患者健康。


严道医声网:除冠脉介入领域,您和团队也完成了许多复杂心脏瓣膜介入手术,作为团队带头人,能请您介绍一下同济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的建设情况、取得的成绩及未来发展规划吗?


曾和松教授:

目前,我们同济医院心内科介入团队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各种心脏瓣膜疾病的经导管介入治疗,实现了患者“不开胸,小切口,血管内办大事”的就医体验,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我本人也带领团队完成了全国首例主动脉缩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的一站式手术,一次性为患者解决了两大难题,避免了患者重复手术的痛苦,充分展现了瓣膜介入手术的魅力以及实用性。

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安全、精准、高效地完成手术,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这就要求我们心血管医生需要充分发挥创造力与能动性。未来,我们也将联合企业、科研团队等多方力量展开合作,探索研发出更适用于我国患者尺寸以及具有我们原创知识产权的产品,以医疗创新赋能临床诊疗,真正实现同舟共济的愿景。


严道医声网: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已经成功举办15届,逐渐成为国内心血管领域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之一,您觉得论坛多年来受到大家喜爱和支持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论坛的未来发展您有何规划?


曾和松教授:

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一路栉风沐雨,逐渐成为华中地区一年一度的心血管盛会,这与多个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各位参会嘉宾展现了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参会意愿,这给了我们办会的信心和使命感,让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和最投入的态度准备着一场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第二,感谢众多国内外心血管领域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长期的交流与合作让我们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大会集中展示各位专家的工作进展,不仅起到了推广成果的作用,也为大会增添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第三,自陆再英教授起,汪道文教授以及我作为各届大会主席,都强调保持终身学习对于心血管医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办会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既要将会议办成学术味浓厚、干货满满的心血管专业论坛,也要将武汉这座城市的人文特色融入到会场设计之中。

未来,我们将坚持“创新、开放、共享”的办会理念,为各位参会嘉宾带来科学与美学双重融合的参会体验,持续将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打造成面向临床、顺应时代、拥抱发展的高质量学术会议!


采访最后,曾和松教授向即将前来参会的全国心血管同道发出盛情邀请:

古诗有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种迫切的期盼之情,既是对与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团聚的期待,也是对于各位同袍们出于对知识的渴求的共同盼望。8月4-6日,在这个充满生机的盛夏时节,在湖北武汉,在后官湖畔,第16届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期待大家的到来!

8月4-6日 期待与您相聚


专家简介


曾和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点击进入专家个人主页)

向上滑动阅览

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兼大血管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亚太介入心脏学会理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多个学术和期刊任职。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心脏病学、介入心脏病学和医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长期从事心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心血管内科各类疾病的介入治疗。数十余年来,已完成冠心病、主动脉疾病和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数万例,率先在全国开展主动脉夹层的急诊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入选了《中国当代医学名家经典手术》。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计划课题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Circulation、JACC、Aging cell等顶级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多项。参编著作十部,其中主编四部,牵头行业内指南3项。



延伸阅读

会议通知 | 8.4-6第16届同济心血管疾病论坛暨2023华中心脏病大会暨2023武汉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年会


· END ·

版权及免责声明:
严道医声网旨在搭建医学专家学术传播、为医者发声的媒体平台,所有经“严道医声网”微信公众号、APP及网站发布的文章,文内信息版权属于持有人,我们只提供传递信息之用。
1.严道医声网保留对内容进行技术性加工处理/删除的权利;
2.对转载、分享的内容,严道医声网会注明作者及来源;
3.所发布文章不代表严道医声网的立场/观点,如内容有误,欢迎指正;
4.针对无法确认出处的内容,若涉及版权、争议问题,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及时联系我们,给出内容所在网址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我们通过核实后会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并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获取更多资讯,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 “严道医声A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