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银行卡日交易限额5000元?六大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等回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25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 李自曼 魏薇

来源 | 中新经纬


近日,网传有北京地区银行机构,对Ⅰ类账户设置了交易限额,非柜面所有渠道的交易额度,每天上限为5000元。


中新经纬24日以客户身份致电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上海银行等10家银行了解相关情况。


除华夏银行外,多数银行表示,目前只是对相关银行卡非柜面交易额度做出调整,主要是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响应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卡实行分类管理的要求。


 01 

多家银行去年已经开始行动


非柜面渠道指的是不在银行柜台办理的业务,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上快捷支付、销售终端POS机、ATM机和包括支付宝、微信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等。


中国银行客服对中新经纬表示,为预防电信诈骗,银行对Ⅰ类、Ⅱ类银行卡的非柜面交易额度做出调整。


招商银行客服对中新经纬表示,招行从去年开始陆陆续续对部分客户的非柜面交易进行限额,主要为响应人民银行要求账户做分配管理,限额是为保证客户账户的资金安全,对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调整有所区别。


建设银行客服人员称,目前全国的银行都要对客户的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对部分客户的非柜面交易额度进行限制。建设银行会针对银行卡的使用情况,将新开卡以及长期未使用的睡眠卡非柜面交易限额降到每天5000元。


不过,华夏银行客服称,目前尚未出现客户反映非柜面交易额度下调的情况,如果客户出现此种情况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操作调整或去银行网点查证具体原因。


中新经纬查阅资料发现,去年已有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福州分行、成都分行、长沙分行、杭州分行,工商银行福建分行等发布调整部分客户个人网银及掌银转账限额的相关公告。


截图来源:中国农业银行官网


 02 

用户可以这样调整限额


中新经纬发现,此次,并非所有持Ⅰ类、Ⅱ类银行卡用户的非柜面交易额度被限制在几千元。


有消费者告诉中新经纬,其兴业银行的银行卡目前非柜面交易额度每天仅为每天1000元,而其同事的兴业银行同类卡的交易额度则仍为每天50000元。


针对此事,兴业银行客服对中新经纬表示,目前兴业银行的新开卡额度确实最低为1000元,如果客户有提额需求,可在产生流水记录后,或携带相关收入证明、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去银行网点进行办理。


招商银行客服对中新经纬表示,根据央行要求,银行应当设立个人账户管理体系,根据客户的身份、职业、年龄、交易特征,合理设置非柜面业务单一资金转出的总限额。如果两个客户收入水平相当,在交易额度设置时,银行还要考虑其消费习惯、整体资产等情况。


招商银行客服也称,如果持卡人确实出现非柜面交易额度被下调的情况,可以优先通过手机银行APP搜索“交易额度”的相关功能,尝试在线调额。如果调整不成功,可以携带身份证、银行卡以及本人银行预留手机号的手机前往银行网点进行调整,如果想申请比原有额度更高的交易额度,则需要出具资产证明等材料。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向中新经纬表示,银行卡交易限额过去主要针对的是Ⅱ类和Ⅲ类账户,近期银行对Ⅰ类账户设置非柜面渠道的交易限额,每日交易额度大幅下降,有的银行甚至只有5000元。银行的目的是为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整治非法贩卖电话卡和银行卡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反洗钱工作,最终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和利益。


上述分析师说,这种“断卡”行动确实会给很多用户造成不便,不过用户可以向银行申请提额,通过密码器、U盾或其它多重验证方法,都可以提升单日交易限额。银行在作出限额规定的同时,也要向客户解释原因,向因此造成不便的客户提供解决办法。


除了对非柜面交易进行限额,银行还能采取哪些手段识别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指出,从反诈角度看,银行不仅可以通过“断卡”阻断诈骗、洗钱路径,还可以更加精准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诈骗分子,进而做好诈骗行为前、行为中和行为后的全流程管控。


上述人士举例说,银行可以通过生物信息识别,将图片、视频、模具同真实的人脸信息区分出来,将不符合留存人脸信息的申请者筛选出来;通过地理定位识别,将位置飘忽不定、经常身处高风险地区、活跃位置与申报位置存在明显出入的申请者筛选出来;可以通过社交关系识别,将与黑名单、高风险用户存在资金往来和密切关联的申请者筛选出来;可以通过其他行为数据识别,将登录和申请时间异常、手机使用习惯异常的申请者筛选出来。


文中观点系作者自身观点,不代表消金界平台观点。


评论互动

欢迎各位读者在评论区留言,消金界每周一会在上周留言点赞的读者中,随机选出一位幸运儿,送出神秘礼物一份。


往期回顾

政策解读:

壹 高层密集发声,揭开2023年消费金融最大机会

贰 央行发布《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

叁 金融产品广告“打擦边球”的空间不多了

企业动态:

壹 天津银行能否顺利推进零售金融机构转型?

贰 新生植发突发暴雷,曾合作这些场景分期机构

叁 蚂蚁集团整改迎来关键节点

行业快报:

壹 湖北消费金融调整业务重心

 长银消金披露自营业务发展规划

叁 分蛋科技能否成为场景金融第一股?

先锋观点:

壹 联合贷的信任危机:曾经“躺赢”,现在如何?

贰 解读2023年《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叁 银行发力小微贷的难点如何解?

推文乱序显示,点击在看及时收到我们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