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加入慢享
猜你喜欢
旅行常客论坛

中免跌完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18: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前,上海机场市值1500亿,中国中免市值1700亿,两家公司本来就是黄金搭档,一个负责引流收租,一个负责开店变现。


在2019年,上海机场的净利润甚至高于中国中免。


疫情后,随着浦东机场的客流减少,中免和上海机场的协议重签,不再支付保底租金,至此上海机场失去了最丰厚的一块利润,导致市值跌破千亿。


而靠着海南市内免税的爆发,中免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即便腰斩后,仍是上海机场的3倍。


2021年,也是中免的爆发年,由于机场租金减免以及海南免税店业绩爆发,公司录得96.5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创下历史新高。


营业收入676.76亿元,同比增长28.67%,其中三亚市内免税店贡献了355.09亿元收入;海免公司贡献159.62亿元,收入合计占比76.05%。


数据来源:IFind


业绩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出国游受阻,三亚旅游业爆发。


根据海南省披露的数据,2021年接待游客总人数增长25.5%;实现旅游收入1384.3亿,较疫情前增长30.9%,可见消费能力最强的那批人都去了海南。


而年初至今,长三角以及大湾区等主要经济强劲地区疫情反复,导致消费能力最强的那批人居家隔离,也为中免的业绩带来了短期的负面影响。


中免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7.45%,扣非净利润下滑9.72%,二季度的预期必然不会太好,但从更长期的时间周期来看,中免的核心商业模式、企业护城河依然未变。






01.中免的护城河



特许经营权本身就是一种门槛,中免做的是免税生意,免税牌照分全国性免税、区域性免税、口岸、机场、离岛、市内等,中免目前拥有全牌照。


免税商品很好理解,就是免除了关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商品,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比如烟酒、腕表等高税率产品,免征税费后至少可便宜50%以上,所以中免的毛利率一直在40%左右。


除了牌照壁垒以外,中免的免税零售已经覆盖了机场、离岛免税、市内免税等,包括了127家口岸免税(含61家机场)、5家海南免税、9家市内免税以及54家其他免税,已经建立了绝对的规模优势。


规模就意味着更低的采购成本,中免已经跟全球1000多家知名品牌供应商建立合作,而且在大连、青岛、上海、深圳、三亚、香港和北京设立了覆盖全国的7大海关监管物流中心。


即便后期牌照再次放水,消费能力较强的区域也基本被中免包圆,特别是几个客流较大的机场以及海南区域。


机场其实也是垄断性质,一个城市一般也就两个机场,而机场一般只会招标一家免税销售商。国内客流量最大的北京和上海已经被中免包圆,从协议期来看,短期中免没有竞争对手。



2021年,公司又中标了绥芬河铁路口岸、太原机场、泉州石井口岸等3家免税经营权,并完成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宁波栎社国际机场、义务机场等免税店筹建,同时海口新港澳8万平的免税城可能在下半年开业。


在主流的网红城市,重点旅游区域,大客流的出境机场,基本都能见到中免的免税店。




02.机场的新增量



中免当下的主要利润来自于市内的免税店,这是因为全球奢侈品销量中,有三分之一的销售在中国,本土的市场空间足够大。


而在疫情之后,市内免税加上机场免税的客流反弹,中免的业绩势必会迎来更强劲的增长。


其实在疫情前,机场才是免税行业最大的销售渠道,在全球免税渠道份额占比中超过40%。2019年,机场免税收入占中免总收入为64.6%,是中免的第一大收入来源。


机场的优势在于,通过跨境机票已经筛选出优质的购买力,跟市内免税不同的是,机场是一个封闭区域,消费者在候机期间,面对实物的商品更容易产生冲动消费,提高客流转化率。


当下机场最大的问题是客流,疫情前,上海浦东机场国际客流是3240万人次,疫情后已经脚跟斩,但疫情结束后,客流必然会恢复,即便不会回到疫情前,对于中免来说,也好于现在。




03.结尾



中免自高位以来跌幅已超50%,二季度由于疫情影响,业绩大概率会持续下滑,而三季度则有可能迎来业绩反转。


免税渠道跟一般零售不同的是,免税渠道销售占比最高的是香水、化妆品以及高端奢侈品,本身就属于高端消费。特别是香化,对于女性来说是绝对的刚需存在。


回到基本面,中免实际上做的就是高端客流变现的生意,而其拥有的牌照以及在本土规模化的扩张,已经建立起强大的行业壁垒,在二级市场可以说是具备了独家的稀缺性。


即便是给30倍的估值,那现在的估值也是合理的,假设按照20%的净利润增长预期,2023年净利润120亿,2024年净利润144亿,那么对应的市值为3601亿、4322亿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