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是疑问句,我也不是很确定。投资永远面对不确定性,从来没有确定无疑的方向。但是我观察到今年A股一个规律,那就是换月就换赛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机构内部每月轮值一次首席?到了月份,机构急吼吼的切换方向,生怕慢了被甩下车,背后的道理还没想明白,但是能看的清楚这个趋势。 所以,11月份的大热方向,汽配应该见好就收了,基本上悬挂、铸造、轮胎、玻璃、座椅每个方向都拉了一波估值。智能驾驶方向还可以靠华为和市场增量续命,高看一眼。 我注意中远海控,是因为当初错过了,因为不懂海运,一直都没赶上车。但是事后反思复盘,海控是这一轮的周期之王。周期的行情,起源于海控爆发,也终结与海控见顶。 海控是2020年四季度开始暴力拉升的,之前是缓缓上涨,去年四季度大宗商品行情开始启动。中间盘整几个月,海控在2021年3月底开始启动,一直涨到7月初见顶,国内的煤炭两个月之后见顶,但是如果没有外力干预,我认为7月份就会把煤炭顶到位。 看周期股,今年的行情跟过去不一样,过去的周期股在大家印象中炒作完毕之后一地鸡毛,哪里来哪里去,典型的A字走势。因为过去的周期股完全受供给周期影响,供给减少,产品涨价,涨价之后供给上升,又回到原点。但是2021年的供给减少是受疫情和双碳政策影响,目前看供给减少之后并没有恢复的空间。 比如磷化工,工业硅,电解铝都属于高能耗,目前已经是龙头集中趋势,未来开放新的玩家进来是不可能的。另外,锂矿不能再算成周期股了,已经变成了周期成长股。煤炭行业比较特殊,从供给上来看,我们国内是不缺的,但是在26届世界气候大会上,达成了减少煤炭使用的协议,中国也勉强同意了,预期在未来我们国家的煤炭供应会不断萎缩,但是实体的需求坚挺,价格下降空间有限。所以煤炭价格尽管官方一再声称,产出有保证,库存在高位,但是很坚挺。 所以综合以上的情况,这一轮周期股跌到60%就跌不动了,没有跌回到原点。而且随着业绩的提升,部分周期股进军了新能源项目,还具备了成长的属性。平煤股份,预期今年25-30亿利润,分红率60%,现在估值只有180亿;兰花科创,如果公司年报不计提减值的话,大概不到5倍的估值;华菱钢铁冲击百亿利润,估值389亿;宝钢股份大概是最便宜的龙头股了。 分歧就在于周期的业绩能持续多久?周期里面的有色,是国际定价,受美联储放水影响;黑色是国内定价,由煤炭和天然气产出的化肥目前定价严重低于国外,甚至要防止走私出口;化工股大部分是地产建材产业链影响较大。 看期货和现货价格,经过线下走访调查,很多制造业都表示,大宗材料的价格并没实际下降,我参加了几起线下供应商投标,基本客户大的甲方实际是默认了大宗材料上涨,并给了相应的供货价格变动策略,研究下来就是大客户接受了涨价的影响,成本顺利传导,最终被终端产品和生产制造业消化吸收了。一圈博弈下来,最终还是家里有矿的战胜了家里有设备的,目前看周期行业至少不应该沉寂,是不是在海控的带领下,再起一波,明后天就是很好的观察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