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F TALK 是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推出的创新演讲,其宗旨是汇聚全球顶尖学者、企业家和行业领袖,传播个人观点与故事,演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人文等多领域。
发言要点
中国为全球在如何控制好疫情的暴发以及未来的疫情反弹、如何有效复工复产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很多非银行机构、新型的金融机构正尝试提供类似银行的服务,抢占传统银行业务。疫情其实在加快这种趋势。
全球化确实有赢家、有输家,但它产生的利益是压倒性的。全球化并没有走到尽头,但其形式和结构在未来会大幅调整。
在后疫情阶段,如果不对债务进行调整,提高经济效率,可能会给未来的经济问题埋下伏笔。
中美合作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需要探索新的形式,合作对抗疫情。
感谢论坛的邀请。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跟大家见面,意义非同寻常。我之前参加过线下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也期待着明年有机会再次参加。
渣打银行在中国已经有160年的从业历史,从未离开这个市场。
在中国,渣打开展零售和对公业务,利用全球网络引入国际资本,同时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不管是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还是“一带一路”相关业务,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渣打集团的战略重心,未来也将是如此。
世界正处在一个异常艰难的时期。我目前所处的伦敦已经封城很久了。疫情在个人、公司和社会层面,都深深影响了我们。
在这当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团结精神。
共同体的精神体现在英国、中国乃至全球的员工身上。他们不畏艰难,高度凝聚在一起,继续服务客户。
在中国,我们的业务已陆续恢复。分行已经全面开业,差不多90%的员工已经回到了办公室。
全球各地都对疫情作出了非同寻常的反应。在政府层面,我们首先看到中国很快出台了防疫措施,通过一系列手段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保证整个国家度过最艰难的高发期,而后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复工复产。
中国的做法为我们如何控制好疫情的暴发和反弹、如何有效复工复产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我们会持续关注中国在抗疫方面取得的成功和先行经验。
和大部分公司和机构一样,渣打的工作重心在于员工、客户和社区。疫情初期,我们就将重心放在保护员工安全和健康上。同时我们也明确地告诉员工,在疫情暴发期间公司不会裁员。
首先,我们特别安排了10亿美金,支持参与抗疫工作的客户,以极其优惠的利率来支持这些公司运转。
我们也积极参与配合抗疫政策措施。疫情在中国暴发后,我们推出了延后还款等一系列支持。
除此以外,我们拓展新渠道,在武汉开设了一家新的支行。武汉分行在整个疫情期间,业务始终没有中断。
我们加大了对社区的投入。我们的员工发起了一个五千万美元的基金,这笔钱会从工资中支出,用来支援一线。
通过非政府组织伙伴,我们已经从五千万美金中调拨了两千万来支持抗疫。余下的资金将用来支持疫情后的恢复,特别是帮助年轻人就业,比如技能培训等。
我们也正在帮助实体经济恢复。
我们的10亿美金中的第一批贷款拨付给了一家中国纸品企业,用于生产个人防护设备,其新工厂月产口罩可达700万只。
我们协助汽车制造商改造产品线,生产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
我们还支持了一家南方企业提升消毒用品产能,以满足湖北省和南方其他市场的迫切需求。
另外,我们支持了一家中国的小企业生产出口摩洛哥的物资。他们贷款了360万人民币,用于生产200个呼吸机,投放到摩洛哥市场上。同时我们还协助他们管理汇率风险,提供融资服务。
这些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例子,也是我们在抗击疫情方面做出的一系列举措。
伴随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我们的职责就是不断创新,为中国和国际投资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就在几周前,我们第一次使用区块链技术开出人民币计价的信用证。在疫情期间,特别是全球贸易深受挑战的背景下,这笔无纸化的交易意义非凡。
我们还与上海的企业合作,借助金融科技来促进跨国支付。我们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智能支付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解决跨境业务的支付痛点。
仅凭我们目前的创新程度,还无法解决贸易中的一些顽固壁垒。但是我仍想就未来银行的一些发展趋势做一些简要的分享。
在银行业,最成功的公司是能够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咨询和风险管理的公司。
我们看到有很多非银行机构,还有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在尝试提供类似的服务,抢占传统银行的业务。
疫情其实在加快这种趋势。
我们认为,消费者的任何交易都应该在非常高效的平台上完成。我们可以自己开发,或者和其他的机构合作开发这种平台。
在中国,像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样的平台,给客户创造了一种非常方便的交易环境,因此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他们合作。
在企业银行方面,我们也需要继续创新,提供一些基于无纸化的、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
如果这些业务银行做不好,其他的公司就会来替代银行提供这方面的业务。所以我们非常乐意通过和行业内外的伙伴合作,来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此外,还有纯粹的数字化银行,没有任何的分支机构,或者只有很少的几个机构。过去两年,我们在非洲建立了9个这样的银行。现在,我们也在新加坡、印度、香港做类似的试验。
在疫情发生之后,我们意识到这种新的业态非常重要,也认为这会改变银行业的本质。
李斯璇:您认为疫情是否会导致银行业大量裁员?居家办公模式未来会成为新常态吗?
温拓思:我是五年前加入渣打的,那时候我们大概有十万员工,数字化转型也才刚刚开始。
到现在,很多过去依赖人工操作的业务实现了自动化。与此同时,我们增加了很多数据科学家、程序员、职业经理人和客户经理人的岗位。
我相信这种趋势仍会继续。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对那些受影响的员工进行技能再培训。我们在培训和职业技能发展方面投入很大。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每一位员工,在未来新经济环境中寻得合适的机会。
居家办公的方式会部分持续,但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我们现在已经在考虑如何重构工作流程,重新培训员工技能,以及重组办公室结构等。
我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实体办公空间会大幅度缩小。这种趋势对未来银行办公室的影响就是,未来的银行可能将不再设置固定工位,员工可以共享办公桌、办公空间等。
李斯璇:您提到各国央行所采取的前所未有的刺激计划,您认为这是否会导致债务危机?
温拓思:我们知道债务增长是巨量的,可能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20%甚至25%。但这是在极低利率环境下发生的,所以我认为偿债压力是可控的。
对于政府来说,保护公司和个人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在后疫情阶段,如果不对债务进行调整,提高经济效率,那么可能会给未来的经济问题埋下伏笔。
李斯璇:近日关于全球化的终结的讨论很多。作为一家全球银行,可以监测到全球经济活动的资本流向。您如何看待未来的趋势?
温拓思:全球化并没有走到尽头。
我们知道全球化让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现在如果我们能够继续推进全球化,可以带来更大的扶贫成果。
但全球化确实有赢家、有输家。一些发达国家的中产阶层在过去30年的薪资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减少。
但是全球化的益处是压倒性的。国际贸易也不能停滞,它产生太多的价值。
各国想要调整他们对供应链的控制程度,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也知道在亚洲、非洲,新的供应链和新的全球关系正在迅速建构。这些成功案例重新证明了全球贸易的价值。
我不会担心全球化的倒退,但我认为全球化的形式和结构未来会大幅调整。
李斯璇:在全球经济方面,美联储希望2021年底让经济复苏,您对世界经济的前景怎么看?
温拓思:我还是比较谨慎的。
美联储认为重归正常至少还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这是基于经济数据和消费行为角度做出的判断。
事实上,疫情对本地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度过疫情时期。
李斯璇:如何评价欧洲和美国应对疫情的措施?中、美、欧应该如何进一步合作?
温拓思:政府推出了大规模的货币政策以应对疫情,事实上市场表现还是可以的。这些措施有效维护了金融市场和银行体系的稳定。
每个国家采取的措施不同,一些国家实行封闭,一些国家鼓励保持社交距离。这是实时的试验,我们需要看哪种方式有效,需要更多的沟通来分享最佳实践。
中美合作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世界上两个在科技、医学方面拥有最强实力的国家的精诚合作是所有人都期待的,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合作的意图,但也有一些公开的摩擦。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方式,合作应对疫情。
谢谢大家。
温拓思先生于2015年5月加入渣打集团,2015年6月10日加入渣打集团董事会并被任命为集团行政总裁。他常驻伦敦。
温拓思先生拥有卓越的银行业从业经历,曾在摩根大通银行任职26年并担任多个领导岗位,2004年开始任其投资银行部的联席行政总裁,直至2009年卸任。温拓思先生是受邀成为英国政府于2010年设立的“独立银行业委员会”的成员中唯一一位来自业界的银行家,该委员会的宗旨是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和财务稳定性。后来,他在英国议会的“银行业标准委员会”担任顾问,也曾受英格兰银行理事会委托,独立审核该行的流动性业务。温拓思先生于2011年创办了对冲基金公司Renshaw Bay并亲自担任总裁兼主席,直至他接受渣打集团的任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敬请按照转载规范转载
整理 - 夏天、晓禾、诣涵
制作 - 雅帆
编辑 - 丝露、郄艺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自2000年举办首届论坛以来,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20届。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坚持“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宗旨,形成了专业化、高层次的鲜明特色,是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全球商界领袖、国际组织和中外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中国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对重大政策的独立评估和客观解读,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自1980年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方向、目标及战略举措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起成立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宗旨为“支持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决策、服务中国发展”。
自1997年成立以来,基金会已成为集交流、培训、研究和社会试验于一体的高端智库型基金会。基金会承办年度“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组织“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等培训班,撰写“中国发展报告”,开展“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社会试验,都取得丰硕成果,成为连接民间与政府、国内与国外的一个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