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我们体会到了国内房价上涨陡峭的斜率,见证比特币的疯狂,隔岸遥望美股的十年辉煌;国内大类资产实现了由量向质的顺利转变,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投资界在一片安定光景中作别20世纪10年代。
2020年伊始,也许我们猜中了结局,却猜不中这开头。作为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带给投资界的却是满满的意外和难忘。新冠疫情为引线,点燃了国际市场装扮多年的一袭华服。
外围忧患之下,国内经济将从何处突围?
未来几年,甚至甚至更长周期,投资主线将是哪条?
投资方法论该不该转变?
创东方试图从宏观视角对未来可能的热点行业进行逻辑性解读,本次特邀创东方管理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肖珂撰写《科技投资大时代》一系列文章,以期带给各位更有效,更准确的投资方向参考。
文:创东方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 肖珂
编辑:创东方战略研究部
投资行业最喜欢各种概念,下面我们来谈谈最近比较火的一个概念:“新基建”。
“新基建”这个词并不算太新,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更早一些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下面两段话: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所以,可以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基建”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旧经济融合,通过“新基建”推动“新动能”。
新冠疫情出现之后,为应对经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由此可见,与传统基建主要指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不同,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导向,以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科技为支撑,旨在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但是,这一“新基建”--信息科技--数字经济时代(对应的是“旧基建”--土木工程--工业经济时代)的范式在此后的媒体宣传中被颠覆了,“新基建”变成七大领域: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再一查,原来是来自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官宣”。
先来看两组数字:传闻的50万亿和“新基建”的占比。
这次中国50万亿基建规划,指的是20多个已公布省份的未来总投资计划,从今年一年的投资额来看其实并没有比去年增长太多。
项目总投资和年度投资规模不能混淆使用,项目总投资需在建设工期内分年度实施,一个项目从开工到完工,可能需要若干年,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周期更长,而年度投资只是总投资的一部分。
这次的基建,不是单纯的机械式刺激计划,而是一个早就规划好了的大规模建设计划,多数都在各地的投资计划之内,不过在疫情影响之下有所加强,一些地方加快了推进速度,将一些投资项目提前到2020年开工。
所以,据测算2020年七大领域“新基建”年内投资规模约1.2万亿,占2019年基建投资完成额比重的6.6%,体量上仍然是“老基建”占据大头。从这个比例关系,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官宣”口径的“新基建”其内涵已经明显扩大了。
其次,“新基建”特别强调“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也就是说会以企业投资为主,会非常注重ROI(投入产出比)。
事实上,5G+AI等产业能够兴起,除了需要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更有赖于创新驱动,即创造新兴技术的应用市场,用新技术引领新需求,以此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如果创新的速度不够快,“新基建”的ROI就很难提高,进而影响投资及产业拉动。
因此,与“旧基建”的投资(需求)拉动的快速见效相比,“新基建”的创新(技术)驱动的见效过程将会是一个较长周期。而与信息技术关联度不大的其他几个领域,仍然保持“旧基建”的投资拉动方式。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能够从一个工业化的后进国家快速发展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除了有高质量的基础设施,还有赖于庞大而高效的产业链以及巨大的统一市场。
“新基建”可以催生“新动能”,但是并不是“新动能”本身,数字经济的生态体系建设以及新旧经济的融合,需要一大批中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努力奋斗。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但我们也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保持敬畏之心,深知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绝不是单靠“新基建”能够拉动的。
要做好科技创新,还是要扎扎实实苦练内功,目前中央的政策只是给了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但是核心还是要靠企业自身去做好科技创新。
1.“新基建”与“旧基建”的相对性
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也有差异。虽然都不外乎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输保障,但是其表现形式却富有时代特征。以信息传输为例,从电话到互联网到现在的5G,基建的表现形式在持续更新。
所以中央才会针对数字经济时代,特别提出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传统的基建,更多地体现了工业经济的时代特征,但仍然是基础而必要的。
拿物流来说,过去“旧基建”的比重比较大,但通过数字化的改造,“新基建”的含量也在快速上升。未来,仍需加大智能化投入,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
2.“新基建”与“新动能”的相对性
“新基建”不是目的,在基础设施上流淌的经济运行才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新基建”上运行的经济活动叫“新动能”。如果说“新基建”具有重资产、偏物质等属性,“新动能”就具有轻资产、偏数据等属性,也因此具有更好的投资价值和更高的估值水平。
以物流和电商做对比,物流就是基建,电商是新动能;但以电商和金融做对比,天猫电商就变成基建,而蚂蚁金服才是新动能。在物流中,四通一达扮演基建的角色,菜鸟就是其中的新动能。
从这个角度,“新基建”和“新动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企业同时兼具两个特征。真正决定估值水平高低的不是你是否是“平台”,而是你是否具有垄断性、轻资产等资本特性。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这些行业里面,我们未来可以见证到哪些“新基建”和哪些“新动能”?
我们拭目以待。